(资料图)
当前,“博物馆热”持续升温,逛博物馆正在成为年轻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。某短视频平台《2023博物馆数据报告》显示,00后中爱看博物馆相关视频的人,相较其他年龄占比更大。据有关平台统计,关注博物馆信息人群中,18—30岁人口的总占比近50%。
“博物馆热”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。近年来,随着各地博物馆逐渐脱下高冷的外衣,转而通过各类科技感极强的沉浸式、交互式体验项目亲近大众,越来越多人爱上了博物馆。
我们乐于见到博物馆数量的攀升,也欣喜地看到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: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国实现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发展目标;全国博物馆数量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,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博物馆建成开放。
随着场馆增加,青睐博物馆的年轻人越来越多。相关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携程平台上预订量最高的景区类目中,博物馆、展览馆从去年第四名跃升至第一。预订博物馆门票的客群年龄中,00后仅次于80后、90后排名第三。各年龄段人群,00后同比增长最为显著,00后文博游订单数同比增长8.2倍,而90后群体增长4.4倍。
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,物质条件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,让年轻人的精神追求越来越高,这是博物馆“圈粉”年轻人的重要基础。年轻人的需求,来自于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。近年来,国家通过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等,让年轻人的文化自信逐步确立。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的重要载体,博物馆为年轻人打开了一扇走进传统文化的大门。而不断“上新”的博物馆文创产品,同样满足着年轻人对精神消费的渴望。
伴随着科技进步,博物馆不仅“颜值”越来越高,更拓展着线上、线下的产品供给。线下,各家博物馆推出沉浸体验、休闲娱乐、文创消费等为年轻人打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;线上,诸如河北博物院发布的“数字展厅”小程序,屡登热搜的三星堆、《唐宫夜宴》与博物馆相关话题,不断拉近着博物馆与年轻人的距离。尤其值得肯定的是,博物馆积极转变思路,助力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融合,以新的姿态吸引年轻人关注。展览与剧本杀的组合,卖到脱销的各式博物馆文创产品,报名火爆的公众考古体验活动……年轻人对个性化、体验感的需求,催生博物馆从技术到服务不断迭代升级,迎合了年轻人的消费喜好,让博物馆成为热门“打卡”地。
然而,热度越高越应保持审慎的思考,毕竟,博物馆“圈”来的“粉儿”要数量,更要质量。当下,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待解之题是:除“到此一游”打卡之外,我们还能做些什么?首先,传统文化并不仅仅是静态的文物,它本身蕴藏着无尽的故事。讲活一段历史需要博物馆使出浑身解数,各显神通,但也要有效避免娱乐化的趋势。毕竟,坚持“内容为王”的理念,以品质胜出的文化供给才能“长红”。其次,还要引导热衷于在各家博物馆“跑场”的年轻人以满足精神需求、提升文化自信为出发点,避免“凑热闹”式的拍照打卡。
我们期待越来越多人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为“博物馆热”增加原动力。我们也乐于见到更多文物藏品“活”起来,以全新方式“秀”出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。(曹 铮)
Copyright 2015-2022 亚太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11 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