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点

江西莲花:民警“背包住村” 托起群众满满“安全感”

发布时间:2023-07-08 20:19:02 来源:新华网

一个个暖心爱民的故事传递警民鱼水情义、一串串巡逻的轨迹数据记载护民平安的坚实脚步、一本本民情日记体现关心百姓的浓郁真情……去年5月以来,江西莲花县公安局创新“背包住村”警务,住村民警双肩背包,脚沾泥土,在与群众拉家常、心碰心的交流中感知群众冷暖、倾听群众诉求、回应群众关切。

这项社会基层治理的“走心”实践,获得上级部门肯定的同时,让广大人民群众收获满满“安全感”。2022年莲花县公众安全感指数为%,位居全省第九、全市第二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背包住村”背起红色传承

红色,是莲花公安的基因底色、立警本色、使命成色。全局10名派出所所长、28名责任区民警“背包住村”扎根到28个责任区,一位“背包住村”民警,就是一名“移动宣讲员”。

坊楼镇是“将军农民”甘祖昌的故乡,龚全珍老阿姨工作生活过的地方。吕翔是坊楼派出所一名民警,他入住在老党员刘保恩家,走访群众,话家长里短,宣讲党的政策,与群众打成一片。“不是亲人,胜似亲人!”刘保恩道出了自己的心声。

躬耕红色沃土,探索治理经验,莲花公安立足当地红色资源优势,派出所所长、住村民警分别进行每月一次(两天一晚)和每两周一次(两天一晚)的“住村”工作,通过警民恳谈会、送电影入村等多种形式活动,问民策、访民情、解民忧。

荷塘派出所所长陈佳佳在白竹村住村期间,了解到辖区内有生活困难的孤儿,他立即查找孤儿救助的相关政策,第一时间联系民政部门为孩子办理相关手续,争取国家政策补贴,改善他们的生活学习条件。

在“背包住村”警务工作中,莲花县公安局提前集中统一培训,强调为民服务宗旨意识,严明纪律规定,要求住村工作期间,按规定缴纳伙食住宿费,不参加任何有损人民警察形象的活动,不给群众添麻烦。同时,明确住村民警职责,要求民警住村期间摸清社情民意,组织安全防范,化解矛盾纠纷,维护治安秩序。

“背包住村”背起平安和谐

在莲花,一位“背包住村”民警,就是一个“流动的警务室”,通过面对面了解群众诉求,点对点解决群众困难,让警务工作全方位覆盖整个辖区。

6月10日,路口派出所住村民警刘小武、彭琛在辖区太源村走访,发现彭某、刘某两户人家为路面排水发生纠纷。民警立即召集村干部,对双方的情况实地了解,经过积极调解,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,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。

“婆媳关系很难搞好啊,要不是你们,我们还不知道要闹多久。”5月20日,良坊派出所住村民警在辖区良坊镇斜田村走访时,村民周某跑到跟前,称与婆婆因家庭琐事双方发生争执,婆婆离家出走。民警了解情况后,经过2个多小时将老人找回家。“有了好篱笆,才能有好家庭,你们都很聪明的,关键是相互之间还没有敞开心扉,要加强沟通交流,互相包容和理解,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……”经过民警的耐心劝导,渐渐融化了婆媳之间“坚冰”。

立足公安主责主业,莲花公安利用入村住户建立的良好警民关系,全方位搜集、掌握辖区舆情动态、情报信息,真正做到打早打小防范在萌芽状态。今年1至6月,刑事警情受理179起,同比下降9%;行政案件受理484起,同比下降7%。

“背包住村”背起为民情怀

在莲花县农村地区,不少年轻人外出务工,留下的大多为老人和小孩,基于辖区常住人口“两头在家、中间外出”的县情,一位“背包住村”民警就成了一个“民情联系点”。

5月15日,神泉派出所民警在走访宣传工作中遇村民反映,在珊田村山上有一个老人长期居住在极其简陋的屋内,存在安全隐患。民警想方设法核查其身份后,确认老人名叫周国平,湖南宁乡人。随后,积极对接民政部门,将老人送至县救助站,并协调安排遣送回乡。

一位住村民警坦言,“只有走到群众当中去,才能倾听群众的呼声;只有了解群众关注什么,才能知道该干什么,该怎么干,这样才能取得工作效果,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。”

据介绍,“背包住村”工作开展以来,住村民警共住531家,召开警民恳谈会1565场次,为群众办实事1126余次,化解矛盾纠纷669余起,“背包住村”的工作优势已逐渐转化为构建和谐乡村、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,深受群众信赖。(李帆 刘景峰)

标签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亚太质量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11   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